宜宾市第四期市级骨干教师人选培训实施方案

作者:本站原创 时间:2018-04-04 点击数:

宜宾市第四期市级骨干教师人选培训

实施方案

 

根据宜宾市教育体育局《关于开展2017-2019年市级骨干教师培养人选选拔培养工作的通知》精神,为有效开展宜宾市第四期市级骨干教师培养人选的培训工作,特制订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的精神,着力打造一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不断推进课程改革,进一步提升我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二、研修目标

参照教育部《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要求,以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学生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目标,针对骨干教师培养人选实际需求开展培训,促进教师专业的持续发展。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的目标:

1. 着力提升教育信念与责任。使骨干教师深化职业理解,优化职业心理,有更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教育观和相应的行为,自觉践行教书育人的责任与使命,不断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提升师德师风。

2. 着力提升新课程改革意识和实施能力。使骨干教师准确把握学科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结构、内容及教学要求,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学策略,提升分析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促进新课程有效实施。

3. 着力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通过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专家答疑等形式使骨干教师的教育教学困惑能得以有效解决,实现教育理念与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对接。

4. 着力提升学以致用及教育科研能力。通过理论引领、校本团队研修与个人在岗修炼的学习过程,使骨干教师在专家、同伴的推动下实现理念、他人经验到自我体验与有效经验的转化,以教育科研能力的提升和教学改革的实践,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三、培训对象

经审核符合条件的骨干教师培养人选共1123人,包括学前教育、小学、初中、高中、职高、特殊教育在内的学科教师。

四、培训时间

集中研修总学时为240学时。其中培训课程192学时,教学实践24学时,课题研究24学时。开展三轮集中培训。其中每轮集中学习中前五天进行集中培训,后三天为网络远程在线学习,并开展一天教学实践活动,其余时间由学员在岗研修和进行教育科研活动。培训结束后由班级管理团队、班级导师团队综合学员学习情况,对学员学习表现、成果(包括交流、展示、考核、科研成果等)进行评审,综合评定学员的培训成绩。

分班及团队组建:20183月;

第一轮培训时间:20184-5月;

第二轮培训时间:201810-11月;

第三轮培训时间:20194-5月;

综合成绩考核:201910-11月。

五、培训组织管理

(一)领导组

  长:黄耀学

副组长:谭贤伟

  员:贾全忠  谢  清  何朝均  李万吉

(二)督查组

  长:贾全忠

  员:李万吉  何朝均  唐元毅       朱红平  钟永强  郭章荣      龙进涛     谢开奎  余    谢云刚  余 

六、培训组织实施原则

(一)整体统筹,部分委托

1.学前教育及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职高,包括高中信息技术及心理健康等学科,由市师培中心统筹组织实施;

2.高中各学科由市师培中心委托市教科所组织实施;

3.各学段音乐、体育、美术学科,由市师培中心委托宜宾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组织实施。

(二)各施其职,导师引领

1.培训过程中,领导组负责对培训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决定;督查组负责对培训过程和培训效果进行督查。市师培中心组建工作协调组负责工作联系、信息沟通等常规管理工作。

2.各承训机构制定三轮的培训方案,报领导组审批后组织实施。

3.远程培训由市师培中心统一组织实施。

(三)经费使用

1.委托单位培训经费,由市师培中心按市定人头标准划拨;

2.所聘请导师讲课费、指导费、食宿费由各培训实施机构支付。

3.远程培训费由市师培中心统一支付。

七、培训内容与模式

(一)培训内容

1.“师德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模块: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教育思想、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理想、优秀教师爱岗敬业事迹、教育行风要求等。课程目标:通过专题讲座、报告、学习典型事迹,打造参训教师良好师德形象。

2.“教育理论与教育思想”模块:反思性学习教育理论与当代教育思想,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学习研究新课程标准,新教材,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修教师职业规划与专业发展,教师心理健康等。课程目标:通过专题研讨的形式,使学员进一步丰富现代教育理论,提高教育理论素养。对新课标的深入学习,特别是对高考制度改革的深入学习,让教师们明确中小学各学科课程改革的背景、指导思想,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形成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研讨中小学各学科新课程标准、课程目标、教学改革及评价的要求,切实掌握实施新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通过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学习,使学员知道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科学进行专业发展规划,能充分发挥在教育教学、教研和校本研修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说明:这一模块根据一般到特殊的学习规律,三年纵向渐进式开设课程。

3.“新知识与新技能”模块:学科前沿知识与发展动态,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新知识,信息获取筛选与课程资源利用的能力,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等。课程目标:通过学科新知识的学习使学员了解学科前沿知识和教学的前沿,了解学科发展新动态、新成果,掌握新技能、新方法,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养。通过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让教师掌握教学的现代教育技术与手段,能在智慧教育的大环境中大显身手。

说明:本模块新知识学习与新技能训练,注意与教学实践和观摩,三年纵向循序渐进式开设课程。

4.“教学与管理”模块: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务、课例为载体的行动研究、课堂教学艺术、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教学评价,提高学科教育组织管理能力。课程目标:通过教学观摩、示范、研讨,提高教师基于新课程背景的课程开发设计、课堂教学、课堂组织管理、教育教学评价等技能,实施有效、高效教学,促进个性化教学风格的形成。

说明:本模块是直接体验各学科教学实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案例研讨以及说课评课,案例研讨与说课和教学课观摩交叉进行。

5.“教育科研”模块:学习、掌握中小学和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知识、方法,参与教育科研,撰写教育叙事和教育反思,进行教育行动研究等。课程目标:通过研修使学员掌握教育科研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方法,能结合自身学科教学和教育活动,对新课程推进中出现的新问题,开展微型科研课题研究及论文撰写,促进教师由经验型向专家型转化,培养专家型教师。

说明:本模块结合前四个模块,贯穿在整个培训过程始终。

(二)培训模式

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在培训过程中采取“七段式骨干培训模式”:专家引领——实践观摩——研讨反思——行动学习——远程辅导——成长展示——示范辐射。

1.专家引领

以集中培训为主,针对新课程改革与教学实施过程中的焦点难点问题,邀请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领域的一线专家,针对性开展专题讲座。学员在专家的引领下思考并提出问题进行互动,提出教学与理念问题交流看法、置疑教学并研讨有关教学问题。请市内外著名专家或优秀教师现身说法,拓宽学员的视野,使其博取众长,促进自我发展。采取案例教学,由各学科课程改革专家、教研员、实验学校的骨干教师选择在理论和实践上有引领作用的课程改革课题,抛出鲜活的教学案例后作主题发言,专家和学员围绕案例进行分析评价。

2.实践观摩

专家引领与实践观摩相互衔接和呼应,针对实践观摩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做针对性的专题培训。聘请省内外优秀教师现场授课,学员课、观摩,然后讨论、交流、点评。在此基础上,组织学员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撰写案例,备课、同课异构,学员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反思、总结、丰富、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

3.研讨反思

针对前面的专题讲座和现场观摩,学员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比较不同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从而反思研讨教学过程中的困惑、存在问题和价值目标取向,促进教师自我成长。这一过程体现在集中学习和在岗研修中。

4.行动学习

每一轮集中培训结束后,学员都带着新学到的理论回到教学岗位上进行行动学习。根据自身教学实践和所在单位的实际情况,以师徒合作的形式,带任务,带课题,相互探讨,共同研究,共同成长。每个学员选择自己感兴趣或擅长的课题进行研究,或者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或者探讨当前教育中的热点或难点问题,并写出研究报告或论文。课题研究分阶段进行,在集中培训阶段,组织学员围绕这些热点问题进行思考和研讨,确定研究课题,完成开题报告,分散自学阶段,学员开展教育科研,完成论文撰写,培训结束前,回校完成论文答辩。

5. 远程辅导

为提高培训效能,进行混合式培训课程设计,在每次集中学习和在岗研修之间,安排远程网络学习课程,设计与集中培训的课题相近的网络学习内容,侧重以微课观摩等任务式学习的方式,作为集中学习的有效补充,开展培训。

6. 成长展示

为了督促骨干教师培养人选更快更好地成长,组织一系列成长展示的活动,如说课比赛、微型课赛课、科研论文评比、教案评比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充分利用好参训学员自身培训资源,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着力提高学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7.示范辐射

为了全面锻炼学员的教学能力,充分发挥市级骨干教师的辐射引领作用,组织学员开展送教送培活动,培养学员发挥辐射影响作用的思想意识,在活动中不断检验培训成果,提升专业水平。

八、培训任务与考核

(一)培训任务

1.第一次培训结束前上交三年学习的专业发展计划与微型科研课题方案;

2.第二次培训结束前上交培训第一学年度岗位实践研修总结、微型科研报告、公开课教学实录、教学反思与读书心得;

3.第三次培训结束前上交培训第二学年度岗位实践研修总结、微型科研报告、公开课教学实录与教学反思(要求体现学科教学的核心价值与教师行为的策略化特征);上交未来三年专业发展规划、形成较高水平的科研课题方案、体现自己教学风格的课堂教学实录与教学反思文稿、三年培训总结。

(二)成绩考核

对骨干教师培养人选的考核以形成性、发展性考核为主,有利于促进受训对象主动、积极参与培训的各项活动,注重培训实效。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考核:

1.研修任务的完成情况;

2.年度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划的落实情况;

3.示范、辐射作用的发挥和“帮”、“带”新教师情况;

4.所呈现的研讨课(微型课、微课等)、课题研究成果或调查报告、论文、专题论著等的质量与水平。

学员按规定修满培训内容,经考核合格,颁发《宜宾市中小学骨干教师荣誉证书》,成绩优异的学员颁发优秀学员证书。

(三)培训信息的收集、反馈与跟踪指导

研修信息的收集、反馈与跟踪指导主要包括训前调研、意见反馈、跟踪指导和成果固化等四个部分。

1.训前调研

随研修通知下发《宜宾市级骨干教师教学业绩及培训需求调查表》,获取第一手培训需求信息,按需设计培训内容,增强培训针对性和有效性。

2.意见反馈

为不断创新培训模式,增强研修学习的针对性,了解各项学习任务的完成效果,每一轮培训结束时,都必须填写《培训学习意见反馈表》,要求学员对课程设置、专题方向、专家认同度等进行满意度评议,再根据测评结果分析,充分了解学员学习心态和成长动态,为下一轮培训设计和在岗研修跟踪指导提供参考依据。

3.跟踪指导

1)专业团队指导在岗研修。学科专家团队根据培训的效能分析,对学员在岗研修期间进行跟踪指导,利用远程网络平台为学员提供专业指导和信息、咨询服务,及时解决学员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共同性疑难,学科管理团队要及时通报教研信息,为学员和指导教师搭建一个专业指导和信息、咨询服务的远程互动平台。

2)调查掌握在岗研修信息。向学员所在县区研训单位和工作学校发放“市级骨干教师教学实践跟踪调查表”、“市级骨干教师教学研究与课题研究状况调查表”、“市级骨干教师自我培训情况调查表”等,全方位检查骨干教师对研修成果的巩固、示范和推广情况。调查表均需经教师所在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签字盖章,每年提交一次,作为对市级骨干教师参加研训的考评依据,同时也作为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工作评价的依据。

4.成果固化。开展研修成果展示活动,通过集中展示、汇报表演、课件制作、微课录制、论文集结、课题结题及答辩等形式,固化培训成果,总结培训经验,指导并激励学员提炼个人教学风格,不断走向成熟和进步。

 

 

 

 

宜宾市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

一八年三月十二日        


Copyright© 2019 省培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学院地址:四川省宜宾市五粮液大道东段酒圣路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