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闻问切”创新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线上培训模式

作者: 时间:2022-04-25 点击数:

四川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宜宾学院培训中心

 作  简  报

【2022】第9期(总第129期)

宜宾学院省培中心办公室                 2022年4月 25

———————————————— ★ —————————————————

“望闻问切”创新民族地区乡村教师

线上培训模式

 

望闻问切是中医用语,合称四诊。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2022年2月,四川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宜宾学院培训中心创造性地将“四诊”运用到“国培项目”——乡村教师“1+1+10”学习共同体项目中,创新培训模式,提升了培训学员获得感,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重点县教育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果。

——望以实际,提振信心。我们通过QQ、钉钉、微信等平台发布调查问卷,与受训学员和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点对点交流,了解当地的教育现状和培训需求。针对民族地区乡村教师工学矛盾严重、培训动力不足的问题,我们积极准备、认真谋划,打破以往大水漫灌式的旧教学模式,由宜宾学院牵头,遴选1名基础教育学科专家,1名市级以上同学科一线名师,由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遴选出同学科同学段的10名学科骨干、学科带头人组建成学习共同体,通过工作坊等形式,导师们结合民族地区幼儿园实际情况开展幼儿园环境创设、幼小衔接、幼儿园教育评估等重点、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对民族地区教师关心的幼儿园保育保教一体化、幼儿园安全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以事例讲解和自身经验的分享的方式,带动参训教师主动听、认真学,切实提振参训教师的学习的信心、决心。

——倾听众声,拓展眼界。听专家讲座、听同伴经验分享、听学员自我反思等,多渠道拓宽共同体成员的信息通道,开阔眼界。通过“专递课堂”“云游园所”等形式,实现线上教师与线下教师协同教学,以帮助偏远薄弱的民族地区幼儿园丰富、完善课程体系。同时,通过与名师工作室、名园结对形成学习共同体,推动校际间、教师间基于互联网的协作教学教研。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实现民族地区教师的协同进步与师资配置的优化。在“双导师”专家组织引领下,通过线上工作坊,实施深度对接,共同体找到合适的研讨、学习切口和主题,在研讨中,体会差距,找到不足,努力把好经验、好做法和本地区实际结合起来,得出圆满的解题思路和答案,进而补齐本地区的短板。

——反思追问,个性辅导。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我们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精心设计驱动性问题,用精美的“设疑”来提高学员线上学习的兴趣,用追问激发学员反思,促使学员学习中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主动性思维者,进而实现培训目标。在培训中,培训团队提前会同相关部门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线上座谈等形式开展调研活动,围绕培训对象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梳理出问题和意见建议,合理安排课程设置,邀请授课教师。真正做到按单点课、按需点学,确保培训取得实效。导师在线上完成日常培训的基础上,再通过钉钉、微信、QQ等进行课后辅导、答疑等个性化服务,实现小规模集中教学与个性化线上指导的结合,让学员在反思追问中,不断统整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内化学习内容。此培训也实现了将宜宾市教师的智力服务“搬”到了师资薄弱的甘孜州白玉县,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重点县教育发展。




 

 

——学以致用,实践提升。培训从内容遵循“有利于居家学习、有利于学员主动参与、有利于学员自主进行”的原则进行线上教学设计,坚持“问题导向 任务驱动”,将“学——练——思——行”有机结合。培训开初,导师团队就引领学员开展自我的能力诊断,确定自我的发展目标,制定对应的成长规划。培训中,白天,学员将所学、所思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并将操作录制视频,晚上,在线上工作坊中,导师针对视频中存在的问题,给学员提出整改意见,再把让学员能将学习的内容运用到实践工作中,培训结束后,培训团队还将和学员继续开展成果提炼工作,辐射到白玉县其他乡镇。如此反复,不断优化自身教学行为,提高其教育教学能力。

                                                            二〇二二年四月二十五日

(撰稿:朱莉玲   初审:陈建刚    审核:刘薪   审批:何会宁)

 

 

 

 

Copyright© 2019 省培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学院地址:四川省宜宾市五粮液大道东段酒圣路8号